新浪读书 | 新浪首页
 作者:中盘赢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中盘赢

分  类:社科

 ·快速搜索

社科 文艺 财经 科技 生活 儿童 教育 期刊 其他 
 
 ·合作出版社

成功梦工场
新浪网友文集
新书发布
清韵书系
榕树下图书
新浪出版合作丛书
新浪电子书下载
 ·特别推荐
 ·详细内容

  棋行天下,自然给人以英雄豪迈之想象,其实,人生的种种况味,酸甜苦辣,也尽在其中。

  武侠小说常常写的是仗剑行游,自此四海为家,八方游荡。在此期间,少年拜得名帅,习得武林一绝;路遇侠女,结成终身伴侣;碰上仇敌,诛杀邪派高手。小说结束,历尽艰辛,成就功名的大侠,回首平生,终于大彻大悟——江湖中的残酷争斗,血雨腥风,到头来都成一场梦。

  当然,那毕竟仅仅是虚拟的江湖。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也确确实实有一批棋人,他们凭一技之长闯荡江湖,在棋上打开一片天地,闯出一个世界。也许,我们可以称他们为棋客、棋侠。

  他们都是离土离乡的游民。从他们离开故乡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们作为"客"的漂泊者的身份。他们都是在小时候,因为某种机缘,学得一手好棋,渐渐在家乡没了敌手,遂起远游之心。他们的远游,可以有各种的目的,最常见的当然是扬名立万,在棋坛的拼斗中打下一块地盘。这一部分人基本上一辈子就是以棋谋生了,成为所谓的职业棋客。

  目的各异,方式却只有一个,以棋打天下。就像唐代国手王积薪,据说本来不过是一个砍柴的,以"积薪"为己任。冯贽《云仙杂记》说他"梦青龙吐棋经九部授己,其艺顿精",每次出游,"必携围棋短具,画纸为局,与棋子并盛简中,束于车辕马鬣间。道上虽遇匹夫,亦与对手。胜则征饼饵牛酒,取鲍而去"

  到后来,棋手的"游"似乎也越来越功利化。明代话本小说《小道人一着饶天下女棋童两局定终身》便讲述了一个在棋盘中赢得娇妻的故事。

  这真是娶妻莫恨无良媒,棋中自有颜如玉。当然,棋中也自会有银子,有黄金屋,有了不起的声名。棋人间的对弈也就越来越像江湖中的争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战成名天下知。就像那宋代的国手刘仲甫,本江西人氏,却来到临安。刘仲甫此行的目的很明确,通过争棋检验自己的棋艺,制造轰动效应。等他将城中的围棋状况摸了个一清二楚,便在自己的住处挂上一招牌:江南棋客刘仲甫,奉饶天下棋先。并出银三百两,以此作为彩金。这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一会儿,便观者如堵,一传十,十传百,传遍整个临安城。此后,自然会有好棋的豪贵出银子,有好事者推波助澜,营造气氛。棋,不用说,肯定是刘仲甫胜券在握,只不过还得有意制造点悬念,以给观棋者留下更深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刘仲甫的自我表白:"仲甫江南人,少好此技。忽似有解,因人推誉,致达国手。年来数为人相迫,欲茬补翰林祇应,而心念钱塘一都会,高人胜士,精此者众,棋人谓之一关。仲甫之艺,若幸有一着之胜,则可前进。凡驻此旬日矣,日就棋会观诸名手对弈,尽见品次矣。故敢出此标示,非狂僭也。"最后,观众终于对他心服口服,盛情款待十数日,又备下厚礼为其送行。刘仲甫也如愿以偿,北上汴京,当上翰林棋待诏。

  翰林棋待诏制度始于唐玄宗时。待诏,就是指待令供奉内廷,专门供奉皇帝的人。词学经术,合炼僧道、卜祝、术艺、书、弈,应有尽有。棋待诏的职责,当然就是专陪皇帝下棋,日出而来,日晚而退。如果有外事活动,就由他们代表国家出战。这批人应算中国最早的"专业"棋士了。

  棋手由江湖入庙堂,尽管刚刚沾上点"庙堂"的边,也应心满意足了。毕竟,中国士人的理想,就是怎样谋得一官半职,而后拯救苍生。而棋手,有了这"职业"的身份,也就至少可以衣食无忧了。他们的"游"也理应到此结束。

  但棋待诏终不过是供皇帝取乐而已,其角色其实与"自分身如玉棋子"的宫妃无异。为了取悦圣上,对弈难争第一人,造就了无数"棋艺高超"、"智勇天纵"的皇上。就棋手而言,他们的气度风流,也就往往被代之以取媚逢迎、察言观色,竞技之棋也就更多地成为"玩物"。

  这便构成了"居"与"游"的一对矛盾。做了"官",安居乐业了,自然惬意,但也常常需要付出不自由甚至人格受损的代价。正因为如此,武侠小说中,江湖中人最为警惕的就是官府。与官府沾上边的一定是谋求荣华富贵之辈。江湖中人除了武功侠义,最看中的便是那份生命的自由自在。孤独中的漫游,其魅力就在于这"孤独"、这"游"中。正如《云海玉弓缘》金世遗所宣称的"大丈夫当独往独来,一空依傍。"《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则称"大丈夫不能自立于天地之间,腆颜自别派托庇求生,算什么英雄好汉。"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笑迈流俗,适性自恣,狂放不羁,无拘无束,正昭示了生命的自由境界。

  江湖世界的魅力就在于各门各派的相互争斗。武侠小说常常写到一些好棋的侠士,仗棋行游,以棋盘作兵器,棋子为暗器,纵横江湖,百劫不变。而棋坛也往往被人看作一个江湖。就像刘仲甫,奉饶天下棋先,分明就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架势嘛!每一个棋手,在他出山时,总是有过关系他一生命运的生死攸关的一战。当年的过百龄,少年时为了理想闯荡京师。当时的京师棋坛,乃国手林符卿之天下,一山不容二虎,自然不会容许一个黄口小儿来撒野。一日,诸公卿会饮。林君对百龄说:"我与你,同游京师,未尝有机会一争胜负,那么诸位公卿怎么好使用我和你呢?今天咱们就一展所长,给诸位先生逗个乐子。"诸公卿见有好戏可看,岂可轻易放过,同声说:“好!”并争着出注。百龄客气了一下,林君却愈加骄妄,于是开枰对弈。棋未到一半,林君面颈泛出赤热,而百龄信手以应,旁若无人,一派举重若轻的大将风度。林君三战皆北,诸公卿哗然:"林君向来称霸,今得过生,乃夺之矣!"复皆大笑,于是百龄棋品遂第一,名噪京师。

  林花谢了春红,江山代有才人出,从来只见新人笑,何必去管旧人哭,江湖就是这样无情。林、过之战标志了一个旧的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林符卿曾自许"四海之内,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非徒胜我者不可得,即论敌手,阒无其人。吾不敢法于人与谱,而以棋枰为师。即神仙复出,自三子而上,不敢多让矣。"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溢于言表。但是,新陈代谢的规律却无人能挡。江湖上的那些大侠,仿佛是越老越厉害,这当然是小说家的伎俩,当不得真的。残酷的竞技世界里,最铁面无情的就是那如水一般流逝的时光。

   如果说唐宋时,顶尖棋手顶着棋待诏的头衔,还可以由政府供养,但在明清后,棋手则完全被推向社会。于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一般的棋工,在街上摆个摊,在茶楼酒肆设个局,维持生计。有名些的,就有达官贵人请去,不时给些盘缠。有吸引人眼球的争局,自然有热心的有钱人出银如数。棋手们以此维持生计,倒也基本上可保无忧。他们与操其他技艺的人一起,构成了社会上职业化的"艺人"阶层。一些棋手在地方上出道后,往往挟技游京城,以求在更大范围里扬名立万。

   按理,写棋行天下,写棋侠们仗棋行游的飒飒英姿,棋盘上纵横驰骋的壮志豪情,不应该提到他们的生活来源。但有些事情不能明说,一说便俗。就像武侠小说,男女结伴走江湖,从来只写他们双剑合璧,哪怕爱得死去活来,也很少有苟且之事,你想想,要不小心弄出个孩子来,可如何再走江湖?所以他们从来就只谈恋爱不论婚姻的。而侠客既不从事生产,又不经商、卖艺,靠什么维持生计?不能问,一追究,侠客便成了为柴米油盐操心的俗人,甚至可能沦为打家劫舍的强盗。这叫江湖有江湖的游戏规则。

  而棋侠们,既然生活在现实世界中,那就不能不提到他们的生计。棋手的生活,大多只能依附于王公贵族的供养。为生计,难免委曲求全,那些乖巧之人,总能左右逢源。只有少数孤傲之士能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

   而不肯下"稻梁棋",恐怕就只有安于困顿了。周小松与曾国藩下棋,让九子,把曾的棋分为九块,均为两眼苦活。曾大怒之下,一文不给就把周给打发了。棋手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难啊!

   小说家吴承恩写过一首《围棋歌赠鲍景远》,诗中赞美了当时一名叫鲍景远的围棋高手非凡的技艺以及众人观弈时热闹的情景。但是,热闹过后,却前路渺茫:

   团宾转主十日饮,欢喜连霄通独花。河桥鸣冰雪涂树,别我又将何处去?文楸玉子即为家,野鹤闲云本无往。由来绝艺合烟霄,何事尘中仍布袍。愿尔逢人权放着,世间万事忌孤高。

   这就是一个无任何官职的棋手的生存状态。连诗人都在劝他"世间万事忌孤高"。难怪武侠小说中,要让那些江湖中人保持本色,就首先要远离官府庙堂,也不问他们的生活来源,不然,仗剑行游的英雄也就不过是俗人了。

   棋行天下,不光是功成名就的风光无限,更包含了人生的种种况味,酸甜苦辣。




欢迎致信新书快递广告服务电话:010-62630930-313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