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 新浪首页
 作者:星河
 出版社:新书快报

  第二章 选择与努力(1)

分  类:教育

 ·快速搜索

社科 文艺 财经 科技 生活 儿童 教育 期刊 其他 
 
 ·合作出版社

成功梦工场
新浪网友文集
新书发布
清韵书系
榕树下图书
新浪出版合作丛书
新浪电子书下载
 ·特别推荐
 ·详细内容

  1.最值得一提的人

  正确的选择加上不懈的努力,就会创造出奇迹。——戴尔·卡耐基

  每个人成长的道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为什么有的人在不平坦的人生道路上,摘取了迷人的桂冠,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呢?

  翻开那些成功人士的历史,你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道理:他们之所以取得了成功,就在于他们在人生的旅程中,选择了努力作为人生和生命的支点,才使他们登上了理想的高峰。

  大家都知道海伦·凯勒这个人物,虽然她是一个残疾人,但却成为了一个非凡的人物。

  海伦刚出生的时候,是个正常的婴孩,能看、能听,也会咿呀学语。可是,一场疾病使她变成既盲又聋的小聋哑人,那一年,小海伦刚刚一岁半。

  这样的打击,对于小海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每当遇到稍不顺心的事,她便会乱敲乱打,野蛮地用双手抓食物塞入口里。若试图去纠正她,她就会在地上打滚乱嚷乱叫,简直是个十恶不赦的“小暴君”。父母在绝望之余,只好将她送至波士顿的一所盲人学校,特别聘请沙莉文老师照顾她。

  在老师的教导和关怀下,小海伦渐渐地变得坚强起来,在学习上十分努力。

  一次,老师对她说:希腊诗人荷马也是一个盲人,但他没有对自己丧失信心,而是以刻苦努力的精神战胜了厄运,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追求,就要在你的心中牢牢地记住“努力”这个可以改变你一生的词,因为只要你选对了方向,而且努力地去拼搏,那么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比脚更高的山。

  老师的话,犹如黑夜中的明灯,照亮了小海伦的心,她牢牢地记住了老师的话。

  从那以后,小海伦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比别人付出了十倍的努力。

  在她刚刚十岁的时候,名字就已传遍全美,成为残疾人士的模范,一位真正的由弱而强者。

  1893年5月8日,是海伦最开心的一天,这也是电话发明者贝尔博士值得纪念的一日。贝尔博士这位成功人士在这一日成立了他那著名的国际聋人教育基金会,而为会址奠基的正是十三岁的小海伦。

  若说小海伦没有自卑感,那是不确切的,也是不公平的。幸运的是她自小就在心底里树起了颠扑不灭的信心,完成了对自卑的超越。

  小海伦成名后,并未因此而自满,她继续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1900年,这个二十岁、学习了指语法、凸字及发声,并通过这些方法获得超过常人知识的姑娘,进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

  她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已经不是哑巴了!”她发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兴奋异常,不断地重复说:“我已经不是哑巴了!”

  在她二十四岁的时候,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受到大学教育的盲聋哑人,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而且毕业学校是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

  海伦不仅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用打字机著书和写稿。她虽然是位盲人,但读过的书却比视力正常的人还多。而且,她著了七册书,她比“正常人”更会鉴赏音乐。

  海伦的触觉极为敏锐,只需用手指头轻轻地放在对方的嘴唇上,就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把手放在钢琴、小提琴的木质部分,就能“鉴赏”音乐。她能以收音机和音箱的振动来辨明声音,又能够利用手指轻轻地碰触对方的喉咙来“听歌”。

  如果你和海伦·凯勒握过手,五年后你们再见面握手时,她也能凭着握手来认出你,知道你是美丽的、强壮的、体弱的、幽默的、爽朗的,或者是满腹牢骚的人。

  这个克服了常人“无法克服”的残疾的人,其事迹在全世界引起了震惊和赞赏。她大学毕业那年,人们在圣路易博览会上设立了“海伦·凯勒日”。

  她始终对生命充满了信心,充满了热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伦·凯勒以一颗爱心在欧洲、亚洲、非洲各地巡回演讲,唤起了社会大众对身体残疾者的注意,被《大英百科全书》称颂为有史以来残疾人士最有成就的由弱而强者。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评价说:“19世纪中,最值得一提的人物是拿破仑和海伦·凯勒。”身受盲聋哑三重痛苦,却能克服残疾并向全世界投射出光明的海伦·凯勒,以及她的家庭教师沙莉文女士的成功事迹,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答案是很简单的:那就是如果你在人生的道路上,选择信心与热爱以及努力作为支点,再高的山峰也会被踩在脚下,你就会攀登上生命之巅。




欢迎致信新书快递广告服务电话:010-62630930-313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